狗狗药少吃点好吗?
当然不好了! 药物都有副作用,不管多大剂量,用了药就要承担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持久的。 例如我们人用感冒药,过量可能会造成肝功能损伤、肾脏功能损害等; 例如我们人用的抗过敏药,过量可能造成肝中毒甚至死亡; 比如我们人用的消炎药,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或腹泻; 更甚者,如我们的抗癌药,过量可能导致癌症症状复发或新的癌症发生.... 不只是药物,就连我们平时吃的东西,过量了也是有危险的。 例如给两个月的小宝宝吃成人的维生素,过量了会导致中毒。 为什么要强调剂量的重要性呢? 因为动物的身体机能和人是不一样的。 人的药物临床试验大多都以健康人为试验对象,测得的是“正常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而狗的临床前药理试验大多数也是以健康犬为对象的,但是药物在犬体内的代谢与在人体内有差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也有区别,因此药物在犬体和人体内的药效浓度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如果我们不关注药品的使用剂量,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就可能在无意的尝试中导致了药物的毒性反应。 那我们应该如何控制用药剂量呢? 最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咨询专业的兽医,通过诊断检查后确定一个剂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体重、年龄等进行调整。 不过我们作为非专业的人士,在宠物用药方面,其实可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能口服不注射; 能小剂量的不要大剂量的用; 能一次用完的不要分次重复使用; 能用外用涂剂的,就不要口服了; 能在药店买到的,就不要去宠物医院花了冤枉钱。
这样做虽然不能保证我们绝对不超标,但至少是可以大大降低药物对动物产生毒性的可能的。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猫咪和狗狗的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就应该立即停药,并带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