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会不会拉屎?
会,而且拉得还不算少。 前面大家已经说了许多关于海葵和珊瑚的消化方式,我这里多说一些有关海洋里其他无脊椎动物(包括多足类、端足类、甲壳纲等)的消化途径。在介绍前,先说一下这些动物的消化道大致由哪些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叙述,把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结构统称为“消化器”):
消化道 ←→ 消化器
口腔
食道
胃 | 肠
食物泡→ 胃液 胃酸
↑ 蛋白酶 脂肪酶 纤维酶 V-型消化酶复合体
←→ 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 空胃 回盲瓣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门
上面这张图展示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消化道的大致构造,有些动物(比如河蚌、珍珠贝等)的消化道结构相对复杂,但在功能上大同小异;而有一些鱼类(比如海水鱼和海洋鲸类等)的消化道则比较简单,甚至没有食道这个器官。
除了少数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肠道具有肠绒毛(如大海雀、鲱鱼、鳕鱼和大西洋鲑等),大部分海洋动物的肠道都是光滑的,没有肠绒毛。由于缺少肠绒毛,这些动物就无法像陆地上动物那样充分蠕动,将食物磨碎并搅匀。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海洋环境下,它们的消化过程必然与陆地生物大相径庭。
那么,既然陆地上动物主要依靠胃肠道的蠕动来完成食物的消化,为什么海洋动物却能够成功适应这种特殊的消化方式呢? 原因就在于它们身体里的消化腺非常发达,能够通过分泌大量消化液的方式来弥补胃肠蠕动能力的不足。并且由于没有牙齿,它们也不能通过啃食方式来磨碎食物,所以只能将大块的食物送进消化腔内,借助消化液的分解来获得能量。
以海蜘蛛为例,虽然它们的消化道没有肠绒毛,但是其消化能力一点也不差,不仅可以消化蛋白质,还可以消化纤维素!这都得归功于它们身体里的消化腺。 海蜘蛛的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系统,含有各种消化腺,如胃腺(黑色)、肠腺(白色)以及分散存在的微小的胰腺样细胞。这些消化腺都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接受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的分泌活动。
另外,在胃肠道的粘膜层还分布着很多环形的皱襞,属于平滑肌,可随神经系统控制的节奏而收缩,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同时,这些皱襞还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正是得益于这些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海蜘蛛才能够完成从低等无脊椎动物到高级腔肠动物的进化,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拥有了类似陆生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