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痂是什么病?
伤口结痂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是由纤维蛋白、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组成。 伤口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从伤后计算):炎症期(1-3天)、增生期(4-14天)和重塑期(15天左右到几个月不等)。其中在创伤发生后的1小时内,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浆渗出,进而形成凝血块,继而由血小板构成的血凝块覆盖在上面并激活了受损的组织,从而起到封闭作用,而这一阶段通常不超过20分钟;在之后的1-3天内,各种细胞因子被激活,血管通透性升高,组织的水肿明显,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炎症状态,当然这个发炎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发炎”了;而在以后的2周内,瘢痕开始增生,成纤维细胞增殖、分裂,合成和分泌新的细胞外基质,这些新生的基质主要提供给周围的细胞(主要是神经、肌键、骨膜及关节软骨等)以提供营养支持,同时发挥修复的作用。这个阶段由于新生基质的成分主要是纤维蛋白和胶原,所以外观往往呈白色或灰白色。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以及新生基质的堆积,伤口表面的隆起越来越明显;之后进入重构阶段,这时新生成的表皮细胞从周围往中心长,直至将创口填满,同时真皮中的成纤细胞逐渐分化为成熟的纤维细胞,最终形成了新的表皮和真皮的连续性,并且恢复皮肤的弹性及张力。整个过程是连续的,但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