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都容易得什么皮肤病?
狗狗最容易患的皮肤病就是螨虫了,俗称“癞痢”、“臭气疙瘩”等,是由寄生虫——疥螨感染引起。 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3x0.6mm,背面隆起,整个身体分成三部分:背部是壳,与体表皮肤紧贴;中间是肌肉和内脏器官;前部有口器和触须,能感觉周围环境中的气味并探测食物源。
当虫体接触到狗狗的皮肤后,可钻入表皮,在真皮层中挖掘通道,以便摄取营养和繁殖后代。 由于疥螨的唾液含有毒素,可直接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如果螨虫大量繁殖(特别是在潮湿炎热的夏天),虫体的唾液腺就会分泌出有毒物质,使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动物表现为瘙痒,不停用爪子抓挠或舔咬患处,严重时可能因剧烈瘙痒而致精神抑郁甚至衰竭。 如果不对症治疗或处理不当,螨虫的毒性会刺激皮下组织发炎,进一步扩散到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可能引起消化不好、腹泻、便秘或者尿潴留等问题,一旦并发细菌感染,情况就更严重了。 预防狗狗寄生虫——疥螨,主要从保持清洁、及时驱虫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日常清洁,注意卫生,每天给狗狗梳毛,清除掉脱落的毛发,防止其沾染灰尘和脏物,继而诱发寄生虫或其他问题。其次是定期驱虫,一般每月一次,特别注意对蛔目的寄生虫进行驱杀。
钩虫病
钩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幼虫主要经过宿主皮肤而感染。感染的病犬皮肤 itch 、皮炎和形成小丘疹、水疱。该病诊断可根据该虫的地理分布、病史、临床症状以及寄生虫学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确定。治疗主要是驱虫和对症治疗,皮寄螨病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的病犬应当进行抗菌素内服或注射,同时给于消炎和营养支持治疗。
犬毛囊虫病
犬毛囊虫主要寄生于犬、猫毛囊和毛根鞘,引起犬毛囊虫病,俗称脱毛癖或沙蚤病等。寄生虫学检查在病犬皮毛的废墟上很容易获得虫体。此虫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而感染。该病多发生于犬的头部、颈部、背部和腹部等处,被毛逐渐脱落,皮肤上形成痂皮和丘疹,严重影响毛发的生长。治疗此病可用伊维菌素或多西派勒杀虫滴于患处或进行深部皮下注射,一般每10-14天1次。
疥螨病
此病为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皮肤寄生虫病,主要由疥螨和耳癣螨寄生在犬的皮肤表皮内或毛囊内而引起。该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幼犬比成年犬容易感染,并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尤其是鼻部、耳廓、腹部、腿部和腋下等处。患病初期皮肤 itch ,出现红疹,皮肤上出现水疱和脓疱,随后皮肤增厚、皱褶、龟裂,被毛逆立、脱落,形成湿性或干性皮炎的圆形斑疹。主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检查获得虫体而诊断。治疗可用灭虫丁滴于患处或进行深部皮下注射,一般每15天1次,连续两次,并注意隔离消毒及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