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不兔子?
动物界,“一夫多妻”现象并不罕见。例如,蜜蜂和蚂蚁就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社会性昆虫。在蜜蜂或蚂蚁的群体中,大多存在两性异形同种的个体,雄虫或雌虫一个体形大、一个体形小;一个色淡、一个色深……,但都是同一物种。
这种异形的个体,通常是由不同的卵细胞发育成的。当这个群体受到外界干扰(温度、水等),可能危及所有个体生命时,个头大的会用身体保护个子小的,让后者得以存活。 动物界除了少数社会性昆虫外,“一夫多妻”通常是雄性动物占据多个雌性的表现。如猫、老虎等。家犬属于此类。
但是,在野外条件下,这种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动物要寻求配偶,竞争往往是很激烈的。对于雄犬来说,同时占有几个雌性,就意味着要打几场恶仗。从生理意义上来讲,一只公犬一般只会追逐并交配次数有限数量的雌犬——这几乎就是其一生中的全部“感情史”了。当然,如果是在家圈饲养的情况下,情况又另当别论! 至于说狗狗不“兔子”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公狗争偶,母狗夺蛋”的性别竞争问题。在这里,“小兔子”其实就是公犬追求的女性目标,而母犬则在争夺“小兔子”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大白兔”的占有。
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小动物们总是喜欢玩耍着“谈恋爱”——那其实是它们在“争偶”呢。同样我们也理解了《诗经·召南·摽有梅》中所说的“摽有梅,实际一实;虽有二矛,深则获舟。”其中的“实”指的就是“兔子”,而“二矛”则是指的“公狗”。诗中描述的正是春天发情期,雌性兔子满血爆仓,雄性兔子四处抢婚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