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公母怎么区别?
一、外形特征上的不同 1、雄兔 身体较大,四肢强健,颈部粗而短,尾长且呈圆形;耳长且厚,并向上折复于头顶之上;眼珠灵活,颜色明亮;被毛浓密而柔软,有又浓又密的绒毛覆盖全身,尤其冬春季节,被毛长度和厚度增加明显。 2、雌兔 体型一般较小,前肢较短,四肢强健有力,肌肉发达;颈细长,尾部上面较宽,其宽度约为尾长的2/3;耳朵较短,略呈半透明状;眼睛的颜色一般没有雄兔那么亮,被毛长度比雄兔要短很多,没有雄兔的绒毛丰厚。 (以上图片均为自家养殖的獭兔) 二、生理习性 1、生育能力不同 通常情况下,母兔一年可产4-6窝,最高产可达8窝。小兔满月后,母兔生殖系统逐渐恢复,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即可再次怀孕。 公兔虽可以连续多次交配,但精子质量会随年龄的增长和配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和繁育性能,一般采用单配或隔配,不建议反复、长期让公兔连续不断地与同一母兔交配。
2、发情表现不同 当公母兔达到性成熟后,会开始出现发情行为。在自然条件下,母兔的发情表现为:喜欢四处奔跑跳跃、爱睡爱舔、性情温顺、主动接近公兔并且发出“咕咕”的叫声;而公兔则会在母兔发情的期间,表现出追逐母兔、抬头闻嗅、不断舔舐母兔外阴部等明显的求欢动作。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当条件满足时,不论是公是母,都会出现类似上述的自然发情举动。但当环境变化,如换一个新环境或者是受到惊吓时,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不发情现象。此时,若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病菌、寄生虫等感染繁殖,造成较大的损失。
三、营养需求上的差异 由于公兔体内产生的睾丸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性激素,能够刺激母兔发情,因此理论上来说,只要母兔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足够量的类固醇性激素,即可以使之产生发情行为。但事实上,公兔体内的睾酮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母体后被迅速破坏,不能以完整的形态起到刺激母兔发情的作用。而且公兔本身的发育也需要从外界吸收一定量的类固醇性激素作为营养物质,否则可能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能力。 无论是公兔还是母兔,合理均衡的营养都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健康水平的必要前提。在饲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生理状态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及时做好营养方案的调整优化。